科技人員是有祖國的,他為祖國謀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。——王大珩
2009年12月,在中國光學科技館論證會上,年過九旬的王大珩委托秘書懇請與會者:請不要再叫我“中國光學之父”了。這不是王大珩第一次善意推辭。
“我是時代的幸運兒?!蓖醮箸癯Uf,自己頂多是中國光學事業(yè)的奠基人之一。在他看來,自己所做的工作,都是在國際形勢的大環(huán)境中、在國家建設需求的促進和推動下完成的,并不是個人的功勞。
1948年,王大珩滿懷報國之志回國。當時,國內想制造光學精密科學儀器,卻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——光學玻璃。
一切從零開始。1951年,王大珩受命籌建中國科學院儀器館,這是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的前身。兩年后,這里成功熔制出第一爐光學玻璃,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光學玻璃的歷史。
1956年,制定《1956年至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(fā)展遠景規(guī)劃》時,王大珩提出中國要做自己的電子顯微鏡,蘇聯(lián)顧問認為難度太大,規(guī)劃時間內中國做不出來,如果要用,可以向蘇聯(lián)買。中科院領導來詢問,王大珩拍著胸脯回答:“做得出來!”短短數(shù)年,他帶領團隊相繼研制出了史稱“八大件一個湯”的代表性成果(“八大件”指8種光學儀器,“一個湯”指融化態(tài)光學玻璃),奠定了我國國產精密儀器的基礎。
1964年,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,其中有王大珩和同事們研制的大型光學測試儀器的貢獻。1970年,“東方紅一號”衛(wèi)星發(fā)射成功,他和團隊研制的對地觀測相機,帶回了清晰的地面圖像。1980年,我國完成南太平洋發(fā)射遠程運載火箭試驗,他參與了船用電影經緯儀和船體變形測量系統(tǒng)的研制任務……
談起科研秘訣,王大珩總是說:“老老實實地用科學的態(tài)度來對待科學?!被貒?0多年,王大珩很少發(fā)表論文,而經他審定的文章、報告、講義卻車載斗量。說到新中國光學發(fā)展史,談起別人的貢獻他如數(shù)家珍,提到自己時卻總是輕描淡寫。
1986年3月,王大珩獲悉美國“星球大戰(zhàn)”計劃后,當即聯(lián)合王淦昌、陳芳允、楊嘉墀給鄧小平寫信,提出要緊跟世界先進水平,發(fā)展我國的高科技。這封信得到了中央重視,批準實施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計劃(“863計劃”),有力推動了我國高技術的進步。
退休后,王大珩也沒有閑著,一直為發(fā)展高科技奔走呼號,提出成立中國工程技術科學院的提案,建議國家重視對大型飛機的研制……他說:“科技人員是有祖國的,他為祖國謀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?!?/span>
2011年7月21日,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,享年96歲。
來源:人民日報
文章來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92180340312170216&wfr=spider&for=pc
免責申明:文章只做學習交流使用,我們尊重原創(chuàng),也注重分享;封面、圖片、部分文章來源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第一時刪除,謝謝!